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道 美媒稱,中國已經研製成功了一批陸基反艦導彈系統,美國和澳大利亞也應該擁有陸基反艦導彈,它可以在支持美國的亞洲地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16日發表題為《陸基反艦導彈:美國及其亞洲盟國的新武器?》的文章稱,中國已經發展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陸基反艦導彈系統,它們是強大的海上拒止戰略的一部分。這種不斷增強的軍事能力正在迫使美國和澳大利亞重新思考其太平洋戰略。現在有人在問,為什麼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武庫中沒有陸基反艦導彈。畢竟,我們也需要有能力在亞洲實施海上拒止。那麼,我們應該發展自己的陸基反艦導彈嗎?
  中國反艦導彈剝奪美海上霸權
  文章說,美澳兩國擁有基於空中平臺和海上平臺的反艦導彈系統,但現沒有裝備陸基反艦導彈系統,這種系統在作戰和戰略方面的良好前景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是美國國會議員、智庫及學者們最近紛紛表達的一種意見。
  在表述這些建議之前,瞭解相關定義對大家認識陸基反艦導彈系統有更好的幫助。海上拒止是指阻止或防止敵人在海洋區域中展開行動的能力。海上控制是指在海洋區域中自由行動而同時又防止敵人做同樣的事情的能力。海上控制要求你具有拒止能力,但還要求你能夠防止敵人在同一區域實施有效的海上拒止。多年來,海上控制一直要求空中和海上力量的一體化。儘管單憑陸基導彈系統只能提供海上拒止而不是海上控制,但陸基、海基及空基系統的聯合一體化將是實現和維護海上控制尤其是在瀕海區域的強大手段。
  文章稱,中國海上拒止能力的發展將給美國及其西太平洋盟國施加巨大壓力。美國以往可在任何地方實施海上控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此外,中國的航母、飛機和潛艇計劃表明,北京渴望在未來獲得一定程度的海上控制和力量投送能力,在目前的戰略敵對的環境下,這預示著將對亞太地區美軍構成嚴重的挑戰。這種挑戰本身宣示的是和平還是暴力,在某種程度上將取決於美國及其盟國如何在全部領域中運用軍力。
  陸基導彈使用成本低生存力強
  文章認為,支持陸基系統的三個最有說服力的論點可以分別歸類較低的風險、戰略靈活性以及對平臺脆弱性的降低。
  陸基反艦導彈系統尤其是可機動部署的岸艦導彈系統(如日本的88式反艦導彈),可為領導人提供一種威脅性不大且不容易升級的拒止選項。海軍戰略家吉原遠志和詹姆斯·霍姆斯有力地說明瞭這一點。簡單地說,為應對涉及領土爭端的行動而派遣航母戰鬥群或航空資源,可能威脅到敵人的主權領土和重大利益。而在有爭議的行動區域中只利用岸艦導彈實施海上拒止,在本質上是防禦性的,也不那麼具有威脅性,這將使領導人有了這樣一個選項,即可以在不必直接威脅無爭議之主權領土的情況下證明保護專屬經濟區和瀕海區域的決心。選擇以陸基反艦導彈系統作為一種靈活的威懾手段,將增加和平解決爭端的機會。
  文章稱,通過提供戰略和作戰的靈活性,固定部署和機動部署的陸基反艦導彈系統還將能使美國和澳大利亞在衝突中最大限度發揮現有的海上控制資源的能力。通過在瀕海區域使用可部署的陸基系統,以及在海上交通沿線的關鍵瓶頸點使用固定部署導彈系統,盟國領導人就可以向更為關鍵和決定性的地區增派空中和海上力量。
  文章認為,也許最有說服力的論點是:確保空中和海上平臺在強敵面前的生存能力將變得更加困難(潛艇是一個例外)。由於其中蘊含的巨大風險,空海一體戰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意在提供一種可以讓美國航母在西太平洋的衝突中得以生存的環境,但實際上在對手海上拒止能力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其生存能力是值得商榷的。相比之下,加固固定部署的導彈發射場地很可能為陸基系統提供成本低廉的生存能力。
  文章稱,在開始涉及陸基反艦導彈系統的研究之前還有很多問題。例如,發展這些武器可能要求退出《中程核力量條約》。這一條約使條約簽署國無法研製射程在499至5500公里之間的中程彈道導彈。美國聲稱俄羅斯已經違反了該條約,但中國從來就不是簽約國,因此其現有的系統不受條約的制約。此外,防務界還必須權衡固定部署和機動部署優劣。最後,包括飛行速度、射程和制導系統在內的其他特點,也需要考慮和分析。
  儘管存在挑戰,保護或強化盟國封鎖西太平洋的能力及降低航母艦載空中力量的風險(以及我們對其依賴程度)的任何能力,都肯定會極其昂貴的。陸基反艦導彈系統完全可以在支持美國在亞洲的陣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而這也意味著它們對於澳大利亞戰略人員和決策者十分重要。(編譯/曹衛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日本在當前演習中把88式陸基反艦導彈部署到宮古島(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美軍青睞挪威反艦導彈:唯一的五代反艦導彈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道 美媒稱,美國海軍使用“魚叉”導彈已經近40年了,但它現在似乎想要另一種面對面反艦導彈:一種由挪威研製的更新、更靈活的導彈。
  美國《海軍時報》周刊網站10月9日發表題為《海軍著眼於新型反艦導彈》的文章稱,海軍9月23日從“科羅納多”號瀕海戰鬥艦上試射了“海軍攻擊導彈”,高層對他們所看到的結果很滿意。
  由挪威防務承包商孔斯貝格公司製造的“海軍攻擊導彈”已經在挪威和波蘭使用,它號稱是唯一一種“現有的第五代遠程精確打擊導彈”。
  這種導彈有很多值得稱道之處。
  它能擦著水面飛向目標,躲避攔截,甚至自主選擇艦船的某些部分來實施打擊。
  如果它的表現真像宣傳的那樣,那麼它的射程將幾乎是巡洋艦和驅逐艦上裝備的“魚叉”導彈的兩倍,後者的射程約是64海裡。“海軍攻擊導彈”的射程超過100海裡。
  據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稱,該導彈從“科羅納多”號的甲板上發射,直接擊中100海裡以外加利福尼亞南部沿海一艘移動的目標船隻。
  海軍水面部隊負責人托馬斯·羅登中將說,他認為這種導彈有利於提升瀕海戰鬥艦的戰力。
  羅登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對於今天‘科羅納多’號上測試的結果十分滿意。我們認為此次成功的導彈測試是瀕海戰鬥艦項目未來可能會擁有的作戰能力。”
  這是海軍今年第二次見到這種導彈的表現。第一次是在4月份,當時挪威“弗里德喬夫·南森”號護衛艦在“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期間用一枚這種導彈擊沉了兩棲船塢運輸艦“奧格登”號。
  這種導彈機動性很強,擁有自主目標識別能力,能識別某一特定級別或設計的艦船,甚至還能根據一艘船的輪廓打擊該船的特定區域。
  這種導彈的多個改型可由艦船、飛機或地面部隊發射,該公司前不久宣佈其正在研發一種可從潛艇發射的版本。
  這種導彈還可隱身。孔斯貝格公司稱,這種導彈依靠被動制導和末端機動來躲避防空系統。
  雷神公司今年在法恩伯勒國際航空展上宣佈,它正與孔斯貝格公司攜手擔任美國在這種導彈方面的合作伙伴,該導彈明顯是“魚叉”導彈的競爭對手。“魚叉”導彈自1977年推出以來一直是美國艦隊的主要面對面反艦導彈。
  雷神公司的導彈系統負責人泰勒·勞倫斯在法恩伯勒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由於太平洋上正出現的威脅,海軍正尋求增加反艦導彈點投射距離。
  《防務新聞》周刊援引勞倫斯的話稱:“我會說它(這一需求)正得到越來越多的強調,至少在我與海軍高層的討論中是這樣。他們正尋找射程更優於‘魚叉’導彈的替代選擇。”
  雖然海軍官員為將這樣一種有力武器收入麾下的前景感到興奮,但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發言人戴爾·恩格稱目前還沒有對這種導彈的需求。(編譯/李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魚叉反艦導彈
  (2014-10-10 15:44:00)
  【延伸閱讀】美刊稱美削減潛艇釀災難 將難制中國反艦導彈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6月18日,中國海軍艦載直升機從“海口”艦起飛實施航拍。當地時間6月18日下午13時至16時,向美國夏威夷航渡的多國特混編隊按計划進行編隊隊形訓練並實施航拍。美國導彈驅逐艦“霍華德”號和中國“海口”艦分別派出直升機對特混編隊進行了航拍。新華社記者鄭文浩攝
  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道 美國《旗幟》周刊10月6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題為《醞釀中的海軍災難》一文。作者為美國海軍部前副部長助理、哈得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塞思·克羅普西。文章稱,美國海軍的最新艦艇建造計劃將會在今後15年內把攻擊潛艇艦隊的規模從55艘減少到41艘。
  文章稱,8月份得到確認的這一決定因為“伊斯蘭國”的進軍、加沙的戰爭和烏克蘭的叛亂而受到了忽視。但是美國海軍的這一宣佈——它是本屆政府削減防務開支所導致的最嚴重的戰略性後果——卻是今年夏天各類事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件。
  文章認為,美國將面臨長期的緊張關係導致中東和遠東兩條戰線上可能發生衝突的前景。在這兩條戰線中,中國的野心需要得到更多的關註。支持中國的是其增長的財富、擴張的軍力和充分的耐心。這些因素所帶來的挑戰很可能在今後100年裡始終存在。與此同時,中國領導層將在今後15年遭遇許多問題,包括不斷老化的人口無法支撐人們對於中國經濟的樂觀預期——而屆時美國的攻擊潛艇艦隊規模將只有今天的1/4。
  文章認為,中國擁有一個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優勢。隨著美國海軍所需艦艇數目與它所能負擔得起的艦艇數目間的落差的擴大,美國出面組織和領導對中國心存恐懼的國家的可能性正在下降。中國為了在該地區“耀武揚威”需要做出什麼樣子,將取決於美國會下多大力氣來維護自己作為太平洋海軍強國的統治地位。在這一點上,海軍把其攻擊潛艇艦隊規模削減25%之決定的戰略意義再怎麼說也不為過。
  北京打算拒美國海軍於亞洲之外。中國在海軍航空兵、網絡戰、水面及潛艇艦隊現代化、新建航母力量以及意在擊沉或損壞美國航母的彈道導彈方面所進行的大量投入,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處在危險中,並將干擾美國與盟國的通信。如果得到成功實施,這些舉措將保證中國海軍及大陸的安全,並使美國西太平洋強國的地位宣告結束。
  但是,文章稱,中國的策略是脆弱的——主要是在潛艇面前。潛艇是難以察覺的,而且航行中的潛艇不可能成為導彈攻擊的目標。它們可以消滅敵方的艦隊,它們攜帶的巡航導彈可以摧毀岸上的目標。作為對抗中國反介入戰略的一種手段,潛艇是無可匹敵的。從安全距離外的航母上起飛的遠程無人機最終能抵消中國以艦艇為目標的彈道導彈的威脅。然而隨後中國擴大其導彈的射程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只要潛艇仍然具有隱形性能,它們就可以避開長期存在的技術上的“貓抓老鼠游戲”,即在攻剋敵方技術的同時反過來也被對方所剋制。
  文章認為,由於其強大的作戰能力,一支強大的攻擊潛艇艦隊本身也是阻止衝突發生的極其可信的威懾手段。但是威懾思想在奧巴馬政府的思維中卻沒有一席之地。當今年8月一架中國戰鬥機在國際空域靠近美國海軍偵察機至僅數碼距離的時候,美國國務院發出了抗議信。中國回應說,美國必須停止在國際水域的巡邏,否則將會面臨更加危險的遭遇。儘管過去幾年在該地區的國際水域內中國與美國盟國一再發生類似事件,但中國還是被邀請與美國及上述亞洲盟國一起參加年度海軍演習。而縮減攻擊潛艇艦隊規模的計劃則更加露骨地表達了奧巴馬政府一廂情願的願望,即中國和美國之間並不存在戰略競爭。(編譯/曹衛國)
  (2014-10-01 07:05:02)
  【延伸閱讀】 國產反艦導彈打靶畫面曝光:擊沉數千噸艦船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小二黑”(鷹擊8號)首次打靶試驗畫面
  
  國產飛航式反艦導彈國外打靶畫面曝光
  主持人:繼續解密我國的新銳導彈,在今年進行的多次海上實兵實彈演習當中,有一種從艦艇上發射遠距離攻擊敵方艦艇的導彈,它壯觀的發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它就是飛航式反艦導彈,是艦艇作戰編隊和海岸防衛部隊手中禦敵於海上的一把“長劍”。今天,我們的記者又帶大家走近兩款新型飛航式反艦導彈,它們都代表了我國在反艦導彈發展上的最新成果。
  記者:我們在一些軍事演習新聞當中,經常可以看到艦艇編隊齊射導彈的畫面,那麼他們發射的是什麼樣的導彈呢?就在我的身邊,它們的學名叫做飛航式反艦導彈,它們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現代海戰的模式,從原來艦艇之間互射火炮、短兵相接,到現在真正實現了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
  解說: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兩款我國的新型飛航式反艦導彈C802A和C602,和其他類型的導彈相比,飛航式導彈要長時間在大氣層內飛行,有點類似飛機,因此在設計上就和飛機有很多相似之處。
  關世義(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導彈專家):這種導彈它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在大氣層裡面飛行,所以要利用空氣動力,它除了這個機(彈)翼產生升力以外,彈身也可以產生升力,但主要是(靠)機翼。
  解說:除了彈體設計類似飛機,這枚導彈採用的發動機也和飛機的噴氣式發動機相近,這讓它能以與民航飛機相當的速度飛行,配上先進的控制系統,就可能貼海面超低空飛行。在海浪掩映下,雷達想要發現它並不容易,更何況研製人員還賦予了它一定的智能—可以提前規劃飛行路徑。
  關世義:為什麼要做這個規劃呢?這是因為射程遠了以後,作戰範圍比較寬,所以飛行當中也可能會遇到一些障礙物、島嶼,甚至會遇到對方的防空區,我們事先知道戰場情況後,就(能)給它繞過去。
  解說:關老告訴我們,這一枚導彈全重只有一噸左右,卻能打擊上百公裡外的目標,一下就擊沉或重創三千噸級戰艦,這樣的一枚導彈真的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關世義:因為它的戰鬥部有一個特點,是穿甲爆破,它先穿進去,然後在軍艦內部爆炸,是所以(殺傷)效果是很好的。
  主持人:儘管這型飛航式反艦導彈威風八面,但一開始它只是研製單位自籌資金研製的型號,國家沒有給立項,這就相當於孩子出生了,但沒有戶口,因此研製人員戲稱它為“小二黑”。專家帶著記者重回導彈最早的試驗場地,講述了它從“小二黑”到明星武器的傳奇歷程。
  解說:已經年過70的老丁曾經參加過我國第一代自行研製的飛航式導彈試驗工作,他說,當年最早的試驗場應該在這片密林中。
  丁振宗(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導彈專家):(我)估計啊,你們註意啊,荒地那一片,1971年開始到1977年,(試驗)失敗炸過三次呢,那家伙,炸到100多米高空,好多人跟這邊上看呢,都跑。(之所以)選那個地方(做發動機試驗),因為一炸,飛起來對附近(居民)沒有妨礙,所以選那荒山野嶺。
  解說:40多年過去了,儘管已經被樹木覆蓋,老丁對這裡還是輕車熟路。正是在這裡,老丁和同事們經歷了導彈發動機試驗的艱苦歲月。由於飛航式導彈長時間飛行的特性,設計要求的發動機工作時間要達到160秒,在當時,我國同類型發動機最長的工作時間只有70秒。
  丁振宗:好不容易把它裝出來了,沒有試車台,就野外挖溝,挖溝還怕飛出去呢,怎麼辦?弄鋼絲繩,旁邊一棵槐樹,那樹可沒有了啊,在這拴上,噴管朝天,推力往地下頂,火往上冒,推力有多大,不知道,沒有傳感器,1975年1月31號,就在這。
  記者:也在這。
  丁振宗:成功的(增加)到了二百一十點五秒。
  解說:國家沒有立項,導彈就相當於沒有戶口,沒有先進的研製條件和試驗手段,研製工作就如同摸黑走路,被稱為“小二黑”的導彈就在困境中艱難前進著。1985年,考驗“小二黑”的時候到了,這段記錄是“小二黑”第一次打靶試驗的視頻,雖然已經顯得斑駁不堪,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導彈發射後緊貼海面高速飛行,直至擊中靶船的震撼景象。
  定型試驗中“小二黑”打出了六發六中的好成績,其中一次實彈打靶測試,直接將數千噸的靶船打沉。1984年,從山坡上成長起來的“小二黑”以“鷹擊8號”的代號走進了35周年國慶大閱兵的方陣中,震驚了世界,標志著中國從此擁有了比肩世界先進水平的飛航式導彈。
  主持人:有了“小二黑”這個基礎,中國的飛航式導彈又瞄準了更高的目標,不但要打得更遠更準,還要參與到國際飛航導彈市場的競爭當中。
  解說:到上世紀90年代末,飛航式反艦導彈的研製條件和技術能力相比“小二黑”的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國導彈研製人員開始考慮給它裝上和飛機一樣的噴氣式發動機。
  關世義:發動機就這樣,這種發動機比較省油,射程更遠。
  解說:不過射程遠,導彈也更加複雜,為了讓複雜系統在長時間飛行過程中穩定工作,研製人員沒少吃苦頭。
  劉慶楣(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導彈專家):在地面測試後覺得可以了,就拉到天上去打,一打就不行,就出問題,就給我們說,你們要再搞不成的話,那我們這個型號就下馬了,不幹了。
  解說:就在“再失敗就下馬”的情況下,試驗隊迎來了他們的最後一次機會。
  (2014-09-11 08:18:54)
  【延伸閱讀】越南計劃從俄羅斯購買更多“堡壘P”反艦導彈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越南裝備的堡壘P反艦導彈系統
  [據導彈威脅網站2014年7月12日報道] 來自俄國防部國防工業的信息源稱,越南有意增加購買第三個營的“堡壘”-P反艦導彈系統。
  一名政府間委員會的俄羅斯代表在軍事技術合作會議上引述稱:“在目前的條件及準備簽署的合同下,越南有足夠的短線機會成為俄羅斯在東南亞地區技術合作領域的1號合作伙伴。”
  根官方稱,越南和俄羅斯還討論了購買更多的岸防“堡壘”-P系統和蘇-30MK2多用途戰鬥機以及一些防空導彈系統的可能性。
  越南海軍表示,堡壘-P系統裝有Yakhont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能快速為越南提供了有效的防禦。堡壘”-P的設計可以使其能在任何天氣條件及嘈雜的增強電子環境中機動摧毀敵方軍艦。
  Yakhont導彈重約3噸,8.9米長,直徑0.7 米,翼展1.7米。Yakhont導彈帶有4個大型全動操縱尾翼,進氣口在頭部。Yakhont噴氣發動機的速度能達到2倍聲速。重200-250千克的爆破戰鬥部以如此大的速度很容易摧毀敵方堅固的目標。Yakhont導彈採用慣性導航系統。在接近目標的階段,導彈的主動雷達將啟動並搜索,能在75公里的距離上探測目標。Yakhont導彈的射程取決於飛行模式:以高低軌道混合飛行,射程能達到300公里;以低軌道飛行時,射程為120千米。
  2011年越南已接收兩個營的堡壘-P岸防系統。基本的堡壘-P系統包括:四部K-340P自行發射裝置(兩具Yakhont導彈發射筒);彈葯運載車; MONOLIT-B火控雷達;車長和後勤設備。(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張肇瑞)
  (2014-07-22 08:27:00)
  【延伸閱讀】簡氏:巴引進製造中國導彈艇 可攜8枚反艦導彈
  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道 英媒稱,巴基斯坦第二艘“阿茲馬特”級導彈巡邏艇入列。這艘名為“德赫沙特”號的艦艇長63米,是根據與中國船舶重工國際公司下屬新港船廠的技術轉讓協議,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工程公司建造的。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6月13日報道稱,“德赫沙特”號導彈巡邏艇是按照2010年簽署的政府間合約交付的兩艘艦艇中的第二艘。該級導彈艇中的首艦“阿茲馬特”號是在天津生產的,並於2012年6月編入巴基斯坦海軍。兩艘艦艇的設計參照了中國海軍的037-II型“紅箭”級導彈艇,併在其上層建築中加入了隱形功能。
  據IHS簡氏信息集團作戰艦艇分部稱,“阿茲馬特”級導彈巡邏艇裝備了兩部4連裝導彈發射器(可同時發射8枚C-802艦對艦掠海式導彈)、兩門雙管37毫米艦炮,以及一門作為近戰武器系統的630型6管30毫米速射炮。該艇可容納15名乘員,最高航速可達30節,在18節航速下的航程為1000海裡(約合1852公里)。
  主持“德赫沙特”號入列儀式的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阿西夫·桑迪拉稱,該艇是巴基斯坦與中國之間友誼不斷加強的一個範例,它讓卡拉奇造船廠和巴基斯坦的國防製造能力重獲新生。
  當地媒體的報道表明,“德赫沙特”號導彈巡邏艇將極有可能被調派給位於卡拉奇的沿海區域司令部,作為一艘巡邏和搜救艇使用。
  (2014-06-18 08:02:34)  (原標題:美軍官:中國陸基反艦導彈厲害 我們也要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b50obzq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